坐骨神经痛
Home Up 王树喜医师 股神经痛 末梢神经炎 腰椎间盘脱出 骨关节炎 三叉神经痛 更年期综合征 颈椎病 心肌桥 盆腔感染 痛症治疗 坐骨神经痛 睡眠窒息症 雷诺氏症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10种不会得癌的生活方式 平衡针法 多发硬化 运动神经元病 美尼尔病 勃起功能障碍 癫痫 糖尿病 洗肝排毒养颜保健 肩周炎 头痛 高血压 臀中肌综合症 胆结石 综合健康咨询 慢性肾炎 慢性肝炎 不孕不育症 典型病例介绍 耳鸣 荨麻疹 强直性脊柱炎 下颌关节炎 减肥 痛经 网球肘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附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

坐骨神经痛病因病理

    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坐骨神经痛症状

    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1、根性坐骨神经痛       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时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


2、干性坐骨神经痛      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睡硬板床,症状缓解后可加强腰背锻炼,注意防寒与脱高潮湿环境。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风寒湿邪,闭阻经络

    下肢疼痛,活动或受凉后加重,呈持续性钝痛或伴阵发性加剧,加剧时疼痛可呈烧灼或刀害虫样,夜间尤甚,肌肉麻木不仁,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袪风胜湿,温经散寒
    [方药]小活络丹加减:川芎12克,草乌12克,桂枝13克,细辛305克,胆南星13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乌蛇肉13克,汉防已35克,怀牛膝16克,宣木瓜13克,赤芍13克,防风13克,全蝎7克。脾虚纳呆,苔白腻酌加茯苓、白术健脾渗湿;腰痛加川断、杜仲强腰固肾止痛。

    2.气虚血瘀,脉络阻滞

    一侧腰腿作痛,疼痛绵绵不已,明轻时重,下肢麻木,屈伸不利,痛点不利,痛点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多弦涩。
    [治法]  益气活血,养血通络
    [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独活12克,桑寄生13克,川牛膝25克,当归13克,川芎25克,黄芪25克,鸡血藤35克,桂枝10克,乌蛇肉25克,乳香10克,投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12克,元胡12克,威灵仙35克,甘草4克。

    3.肝肾亏虚,寒湿侵袭

    一侧腰腿作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疼痛加剧,伴小腿麻木、发凉,畏寒喜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或沉细。
    [治法]  温肾养肝,疏风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桑寄生35克,炒杜仲13克,独活13克,细辛3.5克,当归尾13克,赤芍13克,桂枝13克,乌蛇肉13克,生薏苡仁25克,制附子13克,怀牛膝13克,防风12克,熟地25克。疼痛较甚者酌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腰痛加川断、杜仲以强筋壮骨。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急性期:泼尼松10毫克,每日3次,服药7~10天后,疼痛逐渐缓解,逐渐减量停药。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天静脉滴注7—10天。
    (2)止痛剂:小剂量阿司匹林1.0克,每日3次;布洛芬200亳克,每日3次。
    (3)B族维生索:维生素B1 100毫克,每日]次,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00—300毫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

(四)封闭治疗
    常采用1%一2%普鲁卡因与泼尼松龙各l毫升椎旁封闭,3~5天后重复注射。

(五)手术疗法
    如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可行椎间盆摘除术。

(六)针刺穴位疗法及推拿疗法

    (1)针刺:取穴: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昆仑、悬钟、夹脊穴、阿是穴,可加艾炙。
    (2)推拿:可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从按、乐、揉、推、滚五种轻手法,第二步以摇、抖、搬、盘、运五种重手法进行。应注意推拿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或严重皮肤病者、有明显骨质病变者禁忌使用。

(七)理疗
    (1)制中频电疗法:脉冲中频电,频率15~150赫兹,载频400赫兹,双向波形,调幅75%~100%,方波调制,连调加变调。放好电极后,电流强度达到细震颤为宜,连调、变调各15分钟,每日1次。
    (2)干扰电疗法:采用固定法,电流强度达到细震颤为宜,连调、变调各15分钟,每日1次。   
    (3)紫外线疗法:分别照射腰骶部至臀皱襞、股后侧、小腿后侧三个部位,各为三级红斑量(6~10个生物量),每次递增2—4个生物量,待前次红斑消退后再照下一次,每个部位重复3~5次。
    (4)短波电疗法:电极置于腰骶部或患侧环跳穴与小腿承山穴,温热量,每次20一30分钟,每日1次。
    (5)超短波疗法:移动法,每平方厘米1-1.5瓦,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
    (6)音频电疗法:电极分置于腰骶部与承山穴,电流为耐受量,每日1次。
    (7)间动电疗法:常取患肢痛点及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逐穴治疗,每次4个穴位,隔日交替,每日1次.

(八)牵引疗法
    动力牵引已被较广泛采用,可从20千克左右开始,达30一40千克,以最适重量进行治疗,时间为15分钟左右,休止期在30秒以内调节。亦可用床上重锤牵引或手动牵引法。牵引疗法适用于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

(九)艾灸疗法
    取麝香o.3g,与艾绒混合搓成麦粒大小,11颗为1次治疗量,取穴:以脊椎旁压痛点和沿坐骨神经走向相当于环跳穴及上下o.5寸处各1点,承山、阳陵泉,承扶、昆仑、阿是穴.有一定疗效。

(十)穴位贴敷疗法
    采用蟾酥膏贴敷穴位肝俞,肾俞、腰阳关,环跳、殷门、风市,委中、梁丘、阳陵泉、承山,悬钟.5日换药1次,4次为1疗程.治愈有效率较高.
    

(十一)药酒疗法

    (1)秦艽桂苓酒:秦艽30克,牛膝20克,川芎2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独活30克,茯苓30克,杜仲60克,丹参60克,制附子35克,石斛35克,炮姜35克,麦冬35克,地骨皮35克,五加皮60克,薏苡仁30克,火麻仁15克,白酒1000毫升.将麦冬去心,火麻仁炒熟,其余药物研细,置于净瓶中,用白酒浸泡,春秋7天,夏季3天,冬季10天即成。去渣备用。每日空腹时饮1~2杯,每日3次.本方具有温补肾阳,除湿祛风之功,可用于坐骨神经痛肾阳不足,感受风湿或寒湿证。
    (2)黄芪续断酒:黄芪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30克,草薢30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云母粉20克,白术30克,木香30克,仙灵脾30克,甘草30克,续断30克,白酒2500毫升。上药共研粗末,生绢袋盛,以白酒浸泡于干净瓶中,经7天后取出,去渣备用.每日1次,每次1小盅.本方具有祛风湿、补虚损之功效,适用于坐骨神经痛,感受风漫之邪兼体虚者.

(十二)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

    选取肾,输尿管、膀胱,腰椎、髋关节、膝、淋巴腺、甲状旁腺反射区,每个反射区分别按摩2—4分钟,每日1~2次.

(十三)按摩疗法
    病人俯卧,施术者站立其旁,用手掌拿揉腰骶部,臂部、下肢后侧数次.再用拇指沿坐骨神经的行走路线做拔筋法数次.最后让病人仰卧,将下肢屈曲微髋关节的上下摇动数次。

(十四)敷药疗法
    (1)吴莱萸、附片,肉桂,干姜、川芎,苍术、独活、威灵仙、地鳖虫、全蝎、羌活各10克,细辛6克,红花15克,冰片10克,皂角刺9克,川椒30克.
    共研细末,密封贮存.用时每次取药10克,适量放于8平方厘米的胶布中间;敷贴腰眼,脾俞、肾俞、环跳,承山穴,每日换药1次,6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寒湿证.
    (2)丝瓜籽适量,将丝瓜子捣烂,外敷命门,承山穴.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湿热证。
    (3)当归50克,红花30克,乳没各20克,川牛膝15克,醋300毫升。将上药放入醋中浸泡4小时,再放入锅内加热数沸,以纱布放醋内浸泡,越热外敷腰眼、环跳、承山穴,冷时再换,每日1次,每次4~6小时。适用于瘀血证。

(十五)拔罐疗法
    夹脊穴、阿是穴、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悬钟。先将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立即将火罐拔于所点刺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拔出血量1—5毫升为度.每次选取4—6个穴位,每周治疗1~2次,6次为1个疗程。

(十六)耳穴疗法   
    ①寒湿证:腰椎、腰痛点、腰肌、肾、膀胱、皮质下、脾;②湿热证:腰椎、腰痛点、腰肌、肾、膀胱、三焦、交感、耳尖,③血瘀证:腰椎、腰痛点、腰肌、肾、膀胱、肾上腺、皮质下、耳背静脉:④肝肾亏虚证:腰椎、腰痛点、腰肌、肾、膀胱、内生殖器,兴奋点、下背.风湿者加肾上腺、风湿线;妇人白带多者加内分泌。王不留行子耳穴按压法,每日更换1次,每天自我按压3次,15天为1个疗程.

(十七)点穴疗法
    (1)患者取俯卧位,以按压法寻找痛点、痛线;以轻、中手法点5-10遍。对腱外、浮郄、阴下、臀外、腰眼穴及痛点手法应较重。
    (2)按压及披撞主要痛点3~5遍,辅助按压、按拨其他痛点、痛线;取受限姿势,按压痛点、痛线、紧张肌5—7遍。
    (3)麻木无力者,点大趾间,小趾间,解湲,足三里、麻筋,麻木重者,手法宜重.

(十八)饮食疗法
    (1)粟子粥:粟子15枚,猪腰l对,粳米30克。先将栗子炒香(用沙炒),后去壳,与粳米加水适量同煮粥.或将栗子风干,磨粉,以栗粉30克,粳米20克,猪肾1对,同煮粥亦可.每次1小碗,每日1次.本方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可用于坐骨神经痛脾肾亏虚证。
    (2)川乌粥:制川乌10克,姜汁15滴,粳米50克,蜂蜜30克。先将制川乌与蜂蜜放入砂罐中,加冷水足量(1次宜多,水熬干后,宜加沸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2小时以上,取药汁约200毫升,备用。然后再将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姜汁,再煮1~2沸即可。宜多次分服,不可顿服,1~2天服l剂。本方具有散寒除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感受风寒湿邪,以寒偏盛之坐骨神经痛。本方止痛作用较好。

预防与护理


    (1)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原发性坐骨神经病也就是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后,病原体(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毒素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本病,又能加重本病。
    (3)注意饮食起居调养。注意锻炼身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防避风寒侵袭,避免或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梨状肌综合症是指由于梨状肌损伤而压迫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侧臀腿疼痛为主的病症。


    梨状肌起自于骨盆的后壁,肌纤维发自第2、3、4骶椎椎体前面,向外集中穿坐骨大孔进入臀部,而是止于股骨大转子上缘的后部。梨状肌并非全部将坐骨大孔占满,将其分为梨状肌上、下孔。梨状肌上孔介于坐骨大切迹和梨状肌之间,有臀上神经和血管通过;梨状肌下孔在梨状肌之下,坐骨棘和骶棘韧带之上,有臀下神经、坐骨神经和血管等通过梨状肌坐骨神经一般经梨状肌下缘穿出坐骨大孔离开骨盆,约占84%,但许多人的坐骨神经与梨状肌之间有一定的解剖变异,或是在未穿出骨盆前就分为两支:一支从梨状肌中间穿出,将梨状肌分为两个头,另一支由梨状肌下缘穿出约占11.7%;或是坐骨神经分支后,分别从梨状肌上、下缘穿出约占3.3%;或是虽未分支,但全部从梨状肌中间穿出,将梨状肌分为两部分约占0.8%。梨状肌为外旋肌,收缩时能使大腿外旋、外展。在正常情况下,梨状肌收缩时对坐骨神经无妨碍,但在解剖变异的基础上,由于梨状肌急、慢性损伤或由于炎性反应,肌肉痉挛等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部疼痛和坐骨神经放射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1)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一侧臀部疼痛,以梨状肌相对应的部位最明显。疼痛可放射至整个下肢,可伴小腿及足外侧麻木,咳嗽、打喷嚏时多无放射痛,症状严重的患者疼痛可为刀割样、撕裂样的剧痛,行走困难。
检查时可在痛侧摸到紧张的梨状肌,局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压痛明显,并有放射痛。压痛点在后髂嵴上,即尾骨的中点与大粗隆连线的中点,梨状肌紧张试验多为阳性,直腿抬高试验为阳性。


2)本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因都有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症状而容易相混淆。主要鉴别点为:
1.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腰部无明显压痛和畸形,活动不受限;
2.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3.用长针头局部封闭压痛点后,疼痛立即解除。


3)梨状肌综合征非手术疗法有哪些?
  非手术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包括手法、局部封闭、肌注、理疗、中草药、针灸等。局部封闭对缓解疼痛有一定作用,常用25%葡萄糖水18毫升加入2%普鲁卡因2毫升进行局部注射,每3天1次,每2--3次为一疗程。也可用2%普鲁卡因6毫升加强的松龙25毫升进行局部封闭,每周2次,每3--5次为一疗程。肌注胎盘组织液,可治疗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的组织粘连,每日一次,每次2毫升,30次为1疗程。


  1.怎样用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手法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病人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疗时,首先要选准部位。患者可取俯卧位,双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术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连线,连线中点直下2厘米处即为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之部位,其两侧即为梨状肌。手法治疗围绕此部位进行,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①按摩揉推法:术者双手交叉用力揉按臀部痛点,患者可有发热舒适感。
  ②弹拔点拔法:术者双手拇指相叠压,在钝厚或变硬的梨状肌部位用力深压并来回拔动,应注意的是,弹拔方向应与梨状肌纤维方向垂直。弹拔10--20次左右,若拇指力量不够,不能深达梨状肌,术者可用肘尖替代进行治疗。
  ③按压法:医者双手交叉按压痛点1分钟左右。
  以上手法可循序进行。按压后,术者双手握住患者踝部,微用力做连续小幅度的上下牵抖10--20次左右而结束。
  2.手法治疗需要每天都做吗?
  手法治疗不需每天都做,每周2次即可,连续治疗2--3周。手法治疗对于接受过正规学习和训练的操作者而言是安全有效的,但如果是没有学习过解剖知识的个体按摩人员,难免粗野蛮干,有相当的危险性。

梨状肌紧张试验

梨状肌紧张试验是检查梨状肌损伤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是梨状肌综合征的常用检查方法.